在光通信、精密光譜、生物傳感與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,可調諧激光器能夠精準輸出固定波長的單色光,并在寬譜范圍內連續調色。其復雜而精密的內部結構,是實現波長靈活操控的物理基石。深入了解可調諧激光器核心部件的功能與特點,才能真正駕馭它。

1、增益介質
作為激光產生的核心,增益介質決定激光的基本波長范圍。常見類型包括半導體材料(如InP、GaAs)、摻雜光纖(如摻鉺、摻鐿)或固體晶體(如鈦寶石)。其特點在于能通過電泵浦或光泵浦激發電子躍遷,實現粒子數反轉,為激光提供初始光放大能力。
2、諧振腔
諧振腔由兩個或多個反射鏡構成,形成光反饋回路。在可調諧激光器中,腔體常集成波長選擇元件,如法布里-珀羅(F-P)標準具、衍射光柵或微環諧振器。這些元件如同“光譜篩子”,僅允許特定波長的光在腔內共振放大,其余波長則被抑制,從而實現波長選擇。
3、波長調諧機構
機械調諧:通過壓電陶瓷(PZT)微調光柵角度或腔長,實現納米級波長步進,精度高但速度較慢。
電流/溫度調諧:改變半導體激光器的注入電流或溫度,微調能帶結構,適用于窄范圍快速調諧。
電光/熱光調諧:在集成光路中利用電場或熱效應改變波導折射率,實現高速、小型化調諧。
4、控制與反饋系統
現代可調諧激光器配備精密的電子控制系統,集成波長鎖定器(如波長計或參考氣體吸收池),實時監測輸出波長,并通過閉環反饋調節調諧機構,確保波長長期穩定,精度可達±0.01nm。
5、輸出耦合器
位于諧振腔一端的部分反射鏡或耦合器,負責將腔內積累的激光能量以可控比例輸出。其透射率需精確設計,平衡腔內增益與輸出功率,確保高效穩定的光束輸出。
6、隔離與穩頻裝置
內置光學隔離器防止反射光干擾激光器穩定性;溫度控制模塊(TEC)則維持核心元件恒溫,避免環境波動影響波長精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