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精密光學實驗與高端制造領域,環境振動引發的微米級干擾足以導致實驗失敗或產品精度下降。青島森泉光電作為專注于光電設備代理與系統集成的專業服務商,引入的美國TMC光學隔振平臺,憑借先進的減振技術與穩定性能,為國內高校、科研院所及企業用戶提供了振動控制解決方案,成為推動精密制造與前沿研究的核心支撐設備。
TMC光學隔振平臺的核心優勢源于其創新的混合隔振技術體系。該體系巧妙融合主動隔振與被動隔振技術,其中LaserTable-Base?系列采用TMC專利的STACIS?壓電技術與Micro-g?氣動技術串聯結構,成功突破傳統氣動隔振系統在1-3Hz低頻段的共振放大難題。通過壓電執行器與慣性振動傳感器的實時聯動,可主動消除亞赫茲至高頻的全頻段振動,在2Hz以上頻段實現90%以上的振動衰減,將地面振動水平從VC-E級降至VC-G級以下,滿足超精密實驗的嚴苛要求。
平臺的結構設計同樣彰顯技術匠心。臺面采用剛性蜂窩芯與不銹鋼面板的復合結構,通過無膠焊接工藝確保高剛度的同時,利用粘彈性阻尼材料高效耗散振動能量,固有頻率可達100Hz以上。針對特殊場景需求,平臺支持高度、承重及外形的定制化設計,可靈活適配"L"形臺面等特殊安裝需求,甚至能為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等大型設備量身打造專用方案,如SEM-BaseVI型號專為商業SEM和聚焦離子束顯微鏡設計,負載能力覆蓋408-1134kg,兼容設備內置隔振系統。
智能控制與便捷操作的深度融合是TMC平臺的另一大亮點。全系標配的DC-2020數字控制器搭載雙核處理器,通過以太網與USB接口實現快速連接,用戶可通過瀏覽器直接訪問圖形化操作界面,無需額外安裝軟件。控制器具備6個主動自由度的實時監測與調控能力,1Hz時即可實現40%-70%的振動隔離,配合高靈敏度低頻慣性速度傳感器,即使在低噪聲環境下也能保持亞納米級的穩定精度,內部本底噪聲可控制在0.1nmRMS以下。
在應用場景的適配性上,TMC光學隔振平臺展現出強的通用性。在科研領域,它為冷原子實驗、光學晶格研究提供穩定支撐;在工業制造中,保障半導體晶圓檢測、精密光學裝配的精度;在醫療領域,滿足原子力顯微鏡(AFM)、超分辨顯微鏡(STED)的振動控制需求。此外,超凈間專用型號采用無框設計,有效避免灰塵積累,適配百級潔凈室環境。
青島森泉光電依托遍布全國的服務網絡,為TMC光學隔振平臺用戶提供從方案設計、安裝調試到售后維護的全流程支持。作為專業的光電設備服務商,森泉光電將持續引入國際前沿技術,通過TMC光學隔振平臺的技術優勢,助力國內精密制造與科研領域突破振動瓶頸,為高端科技成果的落地提供堅實保障。